選調生行測模擬試卷(一)參考答案及解析
22.【答案】C。解析:唯物辯證法認為,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而向前的、上升的、進步的運動即是發(fā)展。發(fā)展的本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即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故答案為C。
23.【答案】B。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時間、空間本質的正確揭示,是辯證唯物主義時空觀的基本內容。任何物質具體形態(tài)的存在和運動,都必然經歷一定的時間和占據一定的空間,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矛盾是事物運動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物質運動的根本原因??陀^實在性是物質的特性。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故答案選B。
24.【答案】A。解析:改革開放以來,對市場經濟認識上的重大就是市場經濟不屬于社會基本制度范疇。以前我們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現在認識到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經濟,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經濟,市場經濟不屬于社會基本制度范疇。故答案選A。
25.【答案】C。解析: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能夠積極地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精神力量可以變成物質力量,這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現。故答案選C。
26.【答案】ABC。解析:《公務員法》第68 條規(guī)定:公務員之間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以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擔任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務,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擔任領導職務的機關從事組織、人事、紀檢、監(jiān)察、審計和財務工作。
A 項中李某與其姐夫為近姻親關系,李某在其姐夫擔任領導職務的教育局中從事審計工作,違法了上述關于回避制度的規(guī)定,故應選。
B 項如果張某的妻子調入其任職的檔案局,則他們屬于夫妻在同一機關擔任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務,同樣違反了上述回避制度,應選。
D 項趙某與其子雖然都在稅務機關任職,但是趙某的縣地稅局局長與其子的某鄉(xiāng)稅務所稅務員并不屬于法條中規(guī)定的“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位”,故D 項不當選。《公務員法》第 69 條規(guī)定:公務員擔任鄉(xiāng)級機關、縣級機關及其有關部門主要領導職務的,應當實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C 項王某為青山縣人,擔任該縣政府部門的主要領導職務,違反了上述關于地域回避的規(guī)定,應選。
27.【答案】BC。解析: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貨幣的職能有五種,分別是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這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隨著貨幣的產生而產生的。貨幣的其他職能是隨著商品交換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而逐步產生的,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這兩種基本職能的延伸和應用。
28.【答案】BCD。解析:縱觀歐洲文學發(fā)展的過程,匯集品目繁多的吝嗇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劇《慳吝人》(又名《吝嗇鬼》)里的阿巴貢,巴爾扎克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葛朗臺,以及果戈理小說《死魂靈》里的潑留希金,堪稱為歐洲文學中不朽的四大吝嗇鬼典型。俄國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也譯作《歐根·奧涅金》),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石,塑造了奧涅金這個“多余人”的形象。所以答案選BCD。
29.【答案】ACD。解析:2009 年2 月25 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有色金屬產業(yè)和運輸物流業(yè)調整振興規(guī)劃。至此,國家確定的鋼鐵、汽車、船舶、石化、紡織、輕工、有色金屬、裝備制造和電子信息、運輸物流這十大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全部出齊。能源、房地產等行業(yè)無緣振興規(guī)劃。所以,答案選ACD。
30.【答案】ABD。解析: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其主要內容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資源配置的國際化。
31.【答案】B。解析:行政控制活動的起始環(huán)節(jié)為確立控制標準。
32.【答案】AC。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一個五年(2006~2010 年)規(guī)劃綱要》指出:“十一五”時期促進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協調健康發(fā)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fā)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堅持發(fā)展是硬道理,堅持抓好發(fā)展這個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fā)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所以,答案選AC。
33.【答案】BCD。解析:2007 年10 月15 日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是“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核心,是綜合國力的關鍵”,加快建立以企業(yè)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chuàng)新體系是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答案選BCD。
34.【答案】B。解析:《關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第三點指出:當前我國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
35.【答案】AD。解析:采取宏觀調控的手段有:
(1)法律手段,指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guī)來調節(jié)經濟活動的手段。主要通過經濟立法和經濟司法進行調節(jié)經濟。
(2)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jié)經濟活動的措施。主要方法有:1、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2、制定和實施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等,對經濟活動進行引導。
(3)行政手段,指國家通過行政機構,采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guī)定等措施,來調節(jié)和管理經濟。如利用工商、商檢、衛(wèi)生檢疫、海關等部門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與流通。
題干中的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guī)定。這種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guī)來調節(jié)經濟活動的手段是法律手段,運用的方法是間接調控的方法。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D。
36.【答案】ACD。解析:岳陽樓位于湖南岳陽市城西,是座集歷史、文化、藝術、旅游、建筑諸價值于一身的古建筑。古有范仲淹名篇《岳陽樓記》。鸛雀樓,古名鸛鵲樓,因時有鸛鵲棲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山西省永濟市境內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黃河岸邊。滕王閣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贛江邊,王勃的《滕王閣序》使之名垂千古。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礬頭,江南三大名樓之一。除了鸛雀樓之外,其它都在長江以南,答案選ACD。
37.【答案】ACD。解析:北宋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包括:第一,軍權的集中。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權。解除禁軍將領兵權,禁軍統領權一分為三;又設樞密院統領軍隊;實行更戍法;“強干弱枝”“內外相制”。第二,行政權的集中。在中央,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削弱相權;在地方,派文官任知州,并設通判與之相互牽制,從而削減地方權力。第三,財權和司法權的集中。各路設轉運使,地方賦稅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由轉運使全部運送到中央。同時規(guī)定死刑須報請中央復審、核準,把司法權也收歸了中央。
38.【答案】BD。解析:行政行為的法律特征:(1)主體是行政機關以及得到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授權的非行政機關組織體。(2)行政行為必須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3)行政行為必須是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法律影響的行為。選項 B 制定規(guī)范性文件屬于抽象行政行為。因此可選。對照以上三個條件可知,街道辦與居委會的衛(wèi)生管理合同明顯具有行政的性質,雖然也具有協商的性質,但更關鍵還是行政性質,屬于行政合同。行政合同與民事合同之不同關鍵表現在標的內容。衛(wèi)生管理顯然不可能屬于民事類。因此D 可選。租用辦公樓屬于民事行為,因此A 錯誤。天氣預報,顯然不符合以上第三點的規(guī)定。天氣預報并不產生法律效果,其本身不具有法律意義。C 錯誤。正確答案為BD。
39.【答案】BC。解析:行政行為以其啟動是否需要行政相對人先行申請為標準,分為依職權行政行為與依申請行政行為。依申請的行政行為是指行政行為以相對人的申請為前提條件,行使行政權力而作出的行政行為;依職權的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主動行使行政權力而作出的行政行為。故BC 為正確答案。
40.【答案】BCD。解析: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黨的執(zhí)政能力,關鍵在于搞好黨的建設,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答案選BCD。
41.【答案】C。解析:第一空中與“開拓進取”相對應的應該是“退卻”,而非“淡漠”、“無為”。再看第二空,“正確和必要的放棄”是我們更需要學習和懂得的東西,這種放棄體現的應該是一種人生的“智慧”,而非“自信”。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42.【答案】B。解析:由“親密無間”與“形同陌路”的對比可知,這里的感情應該是“復雜”的,故首先排除“深厚”、“細膩”,而“多樣”強調的是“種類”,不符合抽象的狀態(tài),因此選B。
43.【答案】B。解析:文段首先分析了為什么勒·克萊齊摘取2008 年諾貝爾文學獎在中國算是個“爆冷”的消息,然后指出這并不是讀者無知,也不是諾貝爾獎自身品味的緣故,而是由文學與大眾文化的差距造成的。D 項偷換了概念,將勒·克萊齊的作品偷換為了諾貝爾獎作品,排除。由文段的最后一句可知,A、C 兩項理解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44.【答案】A。解析:文段第一句話即指出了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最后一句話,即“這些耳熟能詳的,構成了人們對悠悠歲月的珍貴記憶”,則指出了在老百姓心中的意義。故本題選A。
45.【答案】D。解析:這是解釋型主旨題。文段從心理層面和技術層面解釋了中國人難以接受克隆技術的原因。A、B 項都是原因中的一種,概括不全面,C 項不是文段的重點,D 項為正確答案。
46.【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紹了人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填飽肚子。在這個需求得以滿足的前提下,人類便產生了追求更高一級的生活方式的需求。而諸如制陶之類的生產形式的改進就是在這種需求推動下產生的。A 項“藝術創(chuàng)造”不是文段主要說明的內容,排除。B、D 項“制陶”只是生產形式改進的一個典型例證,排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責任編輯:李明)